一,西医常用荨麻疹药物——抗组胺药和激素
1.抗组胺药
同过西药对荨麻疹认知,我们了解到,导致荨麻疹主要物质,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,目前最常用为抗组胺类药物,根据其和组胺竞争的靶细胞受体不同而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:
H1受体拮抗剂(H1 receptor antagonists,H1RAS)按其药理作用不同分为:
第一代:H1受体拮抗剂(H1 receptor antagonists,H1RAS),如氯苯那敏、赛庚啶、羟嗪等,其主要经肝脏代谢。具有许多副作用,最突出是镇静作用,还能导致便秘、排尿困难、口干、咳嗽、恶心和呕吐等。
第二代:HIRAS,如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啶、咪唑斯汀、阿司咪唑等,有的主要通过肝脏代谢,有的大部分经过肾脏排泄,少部分仍经肝脏代谢,有便秘、排尿困难、口干、咳嗽、恶心和呕吐等副作用。
第三代:H1RAS,如非索非那丁、去甲基阿司咪唑、脱羧基氯雷他啶等,常见副作用有口干、头晕,偶有头痛和恶心等。
H2受体措抗剂包括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等,有调节精神活动、降低体温、增加水摄入、引起呕吐、腹泻、头痛、嗜睡、疲劳、肌痛、便秘等作用。
2.糖皮质激素—激素
糖皮质激素:(Glucocorticoid,GC),又名“肾上腺皮质激素”,目前主要是:地塞米松,倍他米松、倍氯米松、氧轻松等药物。
二,为什么用抗组胺和激素只能缓解至甚更严重
(1)组织胺(Histamine):一种活性胺化合物,生物学作用为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。组织胺是唯一引起痒感的介质。它可以使机体产生三种反应:
①.血管护张,引起红斑;
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发生中心性丘疹;
③由于血小板释放组织胺,组织胺使皮肤粘膜、泪腺、睡腺的分泌增加引起水肿,在皮肤血管则出现荨麻疹、浮肿,在消化道则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疼、腹泻;在喉头粘膜则引起急性喉头水肿等。
抗组胺药的绝大多数制剂在30~60分钟内生效,维持4~12小时,在肝内烃化及与葡萄糖醛酸结合,于24小时内从尿中排出,丧失作用,无法从根源恢复免疫反应的正常生理,因而无法从根源上阻止组胺的释放。机体长时间服用西药会产生耐药性,最终药越吃越多,效果越来越差,风团反复出现。
(2)糖皮质激素:(Glucocorticoid,GC),又名“肾上腺皮质激素”,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,主要为皮质醇(cortisol)。在地塞米松的基础上人们又通过像甾体母环上引入甲基、卤素等结构,陆续开发出了倍他米松、倍氯米松、氧轻松等药物。
当抗原进入机体后,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第一时间发挥作用。巨噬细胞①一方面发挥抗原提呈作用,将抗原提呈给T、B细胞;②另一方面分泌出IL-1,而L-1是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因子。而糖皮质激素(GC)可抑制巨噬细胞表面a抗原的表达,进而抑制IL-1的产生,从而抑制某些免疫应答。GC还可直接抑制T细胞的增殖,抑制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,如L-2,V-干扰素和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。这些抑制因子的产生可使免疫应答减弱。同时也导致长期大量使用GC治疗后病人肿瘤发生率增加;产生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:满月脸、水牛背、高血压、多毛、糖尿、皮肤变薄等。
激素副作用明显:可以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;诱发或加重溃疡病;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;骨质疏松、肌肉萎缩、伤口愈合延缓;诱发精神病和癫痫;抑制儿童生长发育;其他:负氮平衡,食欲增加,低血钙,高血糖倾向,消化性溃烂,欣快;股骨头坏死和一些停药反应等。
同样由于无法从根源调节免疫生理反应,无法从根源上阻止组胺的释放,加之副作用严重,甚至导致荨麻疹越来越严重,最后糖皮质激素作用消失,更加增加患者痛苦。